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

【彗星來的那一夜】你在哪個宇宙?


2014 阿姆斯特丹奇幻影展 - 黑鬱金香獎最佳首部電影、Imagine Movie Zone Award特別推薦導演
2014 美國電影哥譚獎 - 觀眾獎提名、年度突破導演獎提名
2014 indieWIRE影評人獎 - 最佳首部長片提名
2013 奧斯汀奇幻電影節 - Next Wave Award最佳原著劇本
2013 錫切斯國際電影節 - Carnet Jove評審獎入選、Maria最佳劇本、Maria最佳影片提名


(影評含雷)



  自1895年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·詹姆士提出「多元宇宙」假說,這個主題登時成為創作藝術的新寵兒,風風火火從物理界一路延燒到小說、動畫、電影題材,成為最有挑戰性的主題之一。完整的多元宇宙假說牽涉諸多層面且非常複雜,一旦決定採用,往往像準備一席色香味俱全的滿漢全席,力求計算精確,環環相扣,菜色一擺出非得叫人嘆為觀止。【彗星來的那一天】卻只揀了它必要的素材,輕巧地包裝成一塊夾心餅乾。看似簡單,然而你一口咬下去,那雋永久久不散。


  作為導演James Ward Byrkit的第一部長片,成本五萬美金,拍攝期間五天,全程只在一間房子內拍攝。如此低廉的成本已經叫人夠吃驚,導演卻揭露了更令人訝異的事實:「為了得到演員最真實的反應,每天我都不會透漏露劇情發展,只給一張小紙條,上面寫著他們今天已知資訊和該做的事。接下來,任由他們即興發揮。」


  James Ward Byrkit簡直像位魔術師。


  故事描述八位熟人在一棟房子內相聚一堂,然而當晚彗星經過,令整個街區忽然停電。他們出去探查時,卻發現黑暗的街道上出現了另一棟和他們一樣的房子,裡面竟有和他們一樣的人。懸疑的分歧點就此展開,當你與所有的平行宇宙比鄰而居時,會發生什麼事?「人有無限可能」瞬間近在咫尺,不必像【蝴蝶效應】或【真愛每一天】辛苦追溯過去,今晚,女主角就能親眼目睹不同宇宙的她自己。


  這一顆撲朔迷離的彗星經過,鋪展了三層劇情。


  第一層劇情宛如魔術方塊,一場時空錯亂的推理劇,到底誰是哪個宇宙的誰,我又在哪個宇宙。導演的即興安排果真有效,一個又一個轉折,往往令觀眾頭還來不及擺正又被賞了一巴掌,十分過癮。第二層劇情專注女主角內心,回憶中的黑色遺憾逐漸膨脹,若你有機會重新選擇你的宇宙,你會如何抉擇?片中對於結局走向幾乎處處提示,最後所見仍令人不勝唏噓。第三層劇情留給觀眾,導演從電影開頭就丟了線索,你接住了沒?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,最後結局將隨著觀眾的觀察,產生至少三種解釋。每一種解釋,都是獨屬於觀眾的平行宇宙。


  不一定要滿漢全席才能令人永生難忘,玲瓏夾心酥也能叫人回味無窮。【異次元殺陣】也是一間房間玩花樣,【彗星來的那一夜】的結構卻更顯得精緻。誰能想的到一個簡單的「誰是誰」概念就能令觀眾腦袋玩的如此燒焦,James Ward Byrkit第一部長片便玩得如此精彩,未來十分令人期待。






(P.S.個人最喜歡的結局解釋:


  首先,正宮女主角跑到這個宇宙,打倒了女主角二號,但還來不及處理就暈倒了。醒來後,發現眾人沒察覺異樣,只能解釋女主角二號逃跑了。但照理來說應該揭發正宮女主角才對,為什麼要逃跑?


  回到一開頭車子上,我們知道參加派對的女主角手機會壞掉,所以結局男主角接到女主角的電話,證明這個宇宙的女主角沒有參加派對,這位就是女主角三號,她才是這個宇宙的真正女主角。


  這解釋了女主角二號逃跑的原因,因為她也不是這個宇宙的人,看見正宮女主角被照顧,以為東窗事發,只好逃跑了。


  所以,這個宇宙現在有三位女主角。


  害我想看續集了。)

 
Design by Wordpress Theme | Bloggerized by Free Blogger Templates | free samples without survey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