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

【絕地救援】2.5小時火星求生就上手


故事劇情:太空人馬克瓦特尼和太空小組首次登陸火星執行任務時,意外遭受強烈的暴風侵襲,一行人被迫放棄任務即刻撤退,馬克卻遭暴風中的物體高速擊中,並與成員分散,組員們誤以為他已不幸殉職便直接折返地球。清醒後的馬克,發現自己孤伶伶的受困在火星上,他必須運用有限的資源和知識努力存活下來,並設法傳送訊息,告訴組員們他還活著。而地球上的團隊又將如何突破重重困難,分秒必爭下重返火星救回馬克?(摘自開眼)

(影評含雷)

  看過2000【火星任務】的人應該很熟悉,裡面有一段太空人在火星等待救援長達半年的橋段,與【絕地救援】驚人的相似。但這個故事是改編自安迪·威爾2011年的小說,堪稱太空版的【浩劫重生】。若當年的【火星任務】是一棟只可遠觀的豪宅模型,【絕地救援】不只能讓你湊近,還能走進去細細憑欄,欣賞豪宅內部的金碧輝煌。

  故事描述太空人瓦特尼因意外受困火星,原以為他身亡的夥伴得知後,決定聯合太空總屬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救援行動。

  一顆石頭落入水裡,也就往下沉,在水面上留下絕美的漣漪。意外從來都不是重點,日子會繼續,但人的感情就像漣漪,那個時候,你才能見到最美的弧線。瓦特尼還活著的消息證實後,同伴立刻面臨抉擇,一邊是家人的等不住,一邊是同伴的不離棄,手心手背都是肉,卻不能什麼都想要。救人,不只是救瓦特尼,也救自己的問心無愧。

  對瓦特尼而言,一個人的時候,最大的敵人不是你以為的孤獨寂寞,寂寞根本不嚇人,嚇人的是你腦中不斷膨脹的胡思亂想,還有不斷冒出芽的慾望。

  每個人都需要一點獨處的時光,但獨處有所謂保存期限,一旦放太久,會變質成瘋狂。最少最少,你寧可說話沒人聽,但不能不說話。不說話,你腦裡的聲音會自動替你說,一個人的世界裡,你很容易說服自己一條金魚是鯨魚,一點點恐懼也會渲染成無底深淵。所以,你必須不停說話,就像瓦特尼每天都要錄聲音日記,對著螢光幕喃喃自語。【浩劫重生】的查克替一顆排球取名威爾森,天天與它對話。《魯賓遜漂流記》一開始也有一條狗陪著,魯賓遜什麼話都跟牠講。

  說話,也是逼自己不想太未來的事,面對一輩子無法獲救的可能,這牛角尖,很容易令人鑽到發瘋。

  在前期【星際效應】壓境下,【絕地救援】變得有點外傳的味道。比起精妙布局,故事節奏較慢專注在情感的細膩沉澱,無論瓦特尼面對各種意外,仍咬牙逼自己求生下去的那份堅持,還是同伴握緊拳頭,下決心無論怎樣都要營救的毅然。太空中心和全體民眾,就連觀眾也感染了那股希望。事實上,這個人的命運當然不關你或其他人的事,但無論是誰,心裡都希望如果換做自己,也能夠有像瓦特尼一樣支撐下去的勇氣。希望獲救,不只是瓦特尼,還有你心中的一小塊自己。

  影帝麥特戴蒙連續在【星際效應】【絕地救援】兩部科幻片裡大放異彩,再次證明了他能收能放的精湛演技,在一部科普片裡,鎂光燈往往聚焦在各種科技的亮相。比如火星上如何種植作物,製造氧氣,太空船與太空站的運作原理等等,恰似一部「火星求生指南」。麥特戴蒙詮釋一個人恰到好處的細膩,令科普之外多了層劇情基底,成了一盤謹慎的總匯三明治,營養,回味無窮。



附註一:英文名The Martian,又名火星人、火星任務()

 
Design by Wordpress Theme | Bloggerized by Free Blogger Templates | free samples without surveys